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活动
一份22年前的支付令引发的暖心故事!
作者:政治部  发布时间:2022-07-18 20:06:44 打印 字号: | |

“感谢法官解决了我22年的忧心事”。近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顶着烈日来到码头法庭送上锦旗与亲笔感谢信。“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要回自己的血汗钱”。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


时间回到几天前,地点码头法庭大门口,陈怀南庭长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位老人在法庭门口一直徘徊,就把他让到办公室询问情况。老人今年66岁,2000年的时候因为村委会欠其1500元水泥款到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支持了他的申请。之后的22年里从刚过不惑之年到年逾花甲,他拿着法院给的“有理的说法”---支付令,数次到村委会要求给钱,却一直没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村委会以种种理由将欠款一拖又是22年也未自动履行。

直到今年有人告诉他支付令“作废了”,钱要不回来了,他真的急坏了,但还是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法庭门外。陈庭长了解大概情况后,告诉老人生效的“支付令”是有强制执行申请期限的,现在他早已丧失了强制执行的胜诉权利。失望和难过的神情写满了老人的脸庞,陈庭长并没有简单地把老人推之门外,而是急忙安慰他,“您别着急,我来帮您想办法”。陈庭长让法庭工作人员回法院的档案室调取当年的案件卷宗,详细查明案件原委后,带领法庭工作人员陈广强到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沟通协调,因为时间久远,村委会干部也换了几届,经过法官们耐心的释法明理,并从建设和谐乡村,诚信为本等方面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促使他们自觉转变思想认识,最终,村干部表达了对老人的歉意,并表示愿意还款。

这笔拖欠了22年的水泥款,终于顺利得到解决。同时陈庭长还仔细叮嘱老人,以后有纠纷可以随时找法庭咨询,一定要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老人手写感谢信的背后,是涿州法院码头法庭干警司法为民的情怀与担当。强制执行有期限,真情为民无限长。涿州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结合人民法庭的深入基层的优势,实施立案、审理、执行“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强调从源头化解矛盾、贯穿始终的工作方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责任编辑:政治部
联系我们

地址:

电话:

院长信箱:zzfyyzyx@163.com